导语:精神疾病是一组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导致大脑功能失调或紊乱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其免疫调节、抗炎、神经保护和修复等多种机制,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为精神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或素,导致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状态。精神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在思想、情绪或行为上出现显著变化,这些变化通常会干扰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
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物理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精神病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药物治疗的同时多项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也可以治疗精神疾病。根据不同的精神疾病类型和患者的具体症状,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的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和传导阻滞,增加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为大家介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最常见的三种精神疾病的临床应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自闭症。
精神疾病如何治疗?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案例有哪些?
1、间充质干细胞在抑郁症中的应用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差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甚至发生木僵。
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国际期刊《MEDS Basic Medicine》上发布了一篇《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潜力》的研究结果。
本综述主要侧重于阐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当前进展和潜在应用。
临床研究
在⼀项临床试验中,13 名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女性每周接受四次浓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单次剂量为 2.5 亿个细胞。患者的抑郁程度有所下降,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和更生动的面部表情,他们的平均贝克问卷分从 28.66 下降到 14.71。此外,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有显著改善,包括工作记忆、心理处理速度、语⾔和视觉学习以及执行功能。
作者总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的神经营养因⼦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免疫调节,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最终改善抑郁症状。
总之,传统疗法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相结合对抑郁症有积极影响,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放法。其机制可能与间充质干细胞减少炎症、释放更多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促进大脑产生神经营养因子的能力有关。
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抑郁症发挥着关键作用。
2、间充质干细胞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或复发性的精神病性障碍,通常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异常。其主要症状包括妄想、幻觉、思维和言语瓦解,以及奇怪和不恰当的行为。患者常常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甚至难以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2022年3月24日,斯洛伐克科学院实验医学中心在国际期刊《Immuno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psychiatric diseases》上发布了一篇《精神分裂症的细胞疗法: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干细胞能满足需要吗?》的研究结果。
临床研究
在随后的研究中,Miyaoka 等人提出一名 24 岁男性接受喹硫平治疗的病例,利培酮和奥氮平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 23 岁时突发精神分裂症发病。24岁时,被诊断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了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间充质干细胞 (BMT)。
作者没有具体说明预处理方案,CD34+每公斤体重细胞计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四周后,精神病患者该患者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
八年后,患者恢复得很好,并且没有残留症状精神分裂症。
结论
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公认的强效抗炎和免疫抑制特性,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精神分裂症颇具吸引力。鉴于良好生物规范 (GBP),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来自健康供体的新鲜制备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种令人兴奋的治疗选
3、间充质干细胞在自闭症中的应用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或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受损,以及行为模式重复且受限。自闭症的核心特征包括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在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则相对较低。根据对142086名6-12岁儿童的调查,我国学龄期儿童的自闭症患病率为0.7%。另有数据显示,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到0.7%,目前约有超过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
2017年4月5日,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在国际期刊《Stem Cell Transplant Medicine》上发布了一篇《自体脐带血输注对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幼儿来说是安全可行的:单中心 I 期开放标签试验的结果》的研究结果。
目的:我们进行了一项 I 期开放标签试验,以评估单次静脉输注自体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对几种自闭症评估工具变化的敏感性,以确定未来试验的合适终点。
方法:25 名儿童入组,中位年龄为 4.6 岁(范围为 2.26-5.97 岁),确诊为自闭症并拥有合格的自体脐带血。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前(基线)以及输注后6个月和12个月,对儿童进行了一系列行为和功能测试评估。
结果:
对 12 个月期间的不良事件的评估表明,该治疗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
在父母报告的社交沟通技巧和自闭症症状测量、临床医生对自闭症症状总体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的评分、表达性词汇的标准化测量以及儿童对社交刺激注意力的客观眼动追踪测量中,儿童的行为均有显著改善,这表明这些测量可能是未来研究中有用的终点。在输注后的前 6 个月内观察到行为改善,并且基线非语言智商较高的儿童行为改善更明显。
图1:Vineland 适应性行为量表 II (VABS-II) 社会化标准分数。
(图1A):所有参与者的 VABS-II 社会化标准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分布。
(图1B):按非语言智商分层的 VABS-II 社会化分数分布。
图2:总体印象量表 (GCI)。
(图2A):CGI 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2B):6 个月和 12 个月时评估的 CGI 相对于基线的改善情况。
结论
我们在一项开放标签 I 期试验中证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患有自闭症的幼儿进行自体脐带血静脉输注是安全可行的。我们描述了输注后前 6 个月观察到的行为显著改善,并在 12 个月内持续改善。
总结
综上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精神疾病(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将会为神经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集中在优化给药途径、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解决现有挑战上,从而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杭吉干细胞科技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网站后台下方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