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电话
    400-622-0089/139-6700-7000

2001-2022年干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文献分析:趋势、热点与前景

介绍: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发病率的80%,是由于脑血流量减少,随后氧气和葡萄糖减少,导致局部脑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以及相应的神经功能损害所致。它是全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药物。然而,狭窄的时间窗口和高出血风险限制了患者的获益。

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替代疗法,以提高疗效,以降低死亡率并恢复缺血性中风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尽管缺血性中风可以诱导神经发生、血管生成、轴突出芽和突触可塑性,但零星的内源性修复不足以补偿神经缺陷。干细胞疗法是缺血性中风后神经恢复的新兴疗法。据推测,它可以调节神经炎症,增强或补充内源性修复,并重建神经回路。

2001-2022年干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文献分析:趋势、热点与前景

2001-2022年干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文献分析:趋势、热点与前景

最近,干细胞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免疫调节特性和有益的旁分泌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对这一领域的日益重视导致出版物数量的加速增长。我们总结了过去22年来干细胞治疗缺血性中风相关的有影响力的文献,如图1所示。在本研究中,我们整合了所有已发表的干细胞和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文献,确定了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预计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前景。

图1:2001-2022年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的重大发现
图1

材料和方法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数据检索自Web of Science (WoS) 核心合集,包括科学引文索引扩展 (SCI-E)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后者通常被认为是最流行的文献计量分析数据库。发表年份为2001年至2022年,文献类型仅限于原创文章和评论(图2)。总共检索并导出了1932篇发表的论文,并以所有记录和参考文献的形式导出。

图2:出版物筛选流程图
图2

出版物的时间表分布

结果:总共1932篇论文被纳入分析。过去22年来,出版物数量稳步增长如图3。

图3:2001-2022年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出版物的时间线分布。
图3

国家分布分析

在我们的数据库中,确定了61个国家/地区。图4A显示了至少有5篇出版物的国家。

图4A: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的全球合作和出版物分发。出版物的数量和总引用量相应地由节点大小和颜色表示。
图4A

主要参赛国家分布在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中国贡献了最多的论文(752篇,占38.92%),美国的引用总数排名第一(36921)(表1)。美国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最高(73.11),其次是加拿大(63.75)和德国(60.30)。总体而言,排名前10位的国家贡献了所有出版物的90.48%。

序号国家TP百分比 (%)TCACPPH指数
1中国75238.921758123.3859
2美国50526.143692173.11100
3日本25313.101127344.5660
4韩国1507.76764850.9942
5德国1336.88802060.3044
6英国703.62353850.5433
7加拿大522.69331563.7529
8意大利512.63286456.1626
9西班牙442.28第1544章35.0924
10法国442.28136030.9122
表格1: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生产力最高的10个国家。TP:出版物总数;TC:总引用次数;ACPP:每篇出版物的平均引用率。

随后,我们分析了前5个生产力国家在过去22年的增长趋势(图4B)。

图4B: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出版物的前5个国家分布趋势。
 图4B

2007年之前美国和日本是出版物数量最多的国家,此后美国出版物数量呈现波动增长格局,而日本则增长缓慢。尽管我国进入这一领域较晚,但发表的文章数量却迅速增加。自2013年超过美国以来,中国出版物数量多年来一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在韩国和德国,出版物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为了探讨该领域国家间合作的特点,我们展示了一个包括至少有5篇出版物的国家的合作网络(图4C)。

图4C:至少拥有5种出版物的国家的合作网络。网络中的节点表示国家,节点的大小取决于国家出版物的数量;曲线代表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其大小取决于合作的强度;颜色代表区域分布。
图4C

31个国家中,欧洲19个,亚太7个,中东和北非2个,北美2个,南美1个。美国处于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与该领域的其他知名国家保持着深厚的关系,与中国的联系最多(87次)。但大多数国家缺乏稳定、全面的沟通与合作。

机构分布分析

我们确定了干细胞和缺血性脑卒中领域最具生产力和影响力的10个机构,如表2所示。南佛罗里达大学(45篇论文)是最多产的机构,其次是亨利·福特医院(34篇论文)和奥克兰大学(33篇论文)。从总引用次数来看,亨利福特医院以4450次引用位居榜首,其次是奥克兰大学(4414次引用)。总体而言,排名前十的院校中有4所来自美国,而中国、韩国和日本各有2所院校。

机构国家TPTCACPPH指数
1南佛罗里达大学美国45142631.6920
2亨利福特医院美国344450130.8829
3奥克兰大学美国334414133.7628
4上海交通大学中国32116636.4417 号
5耶鲁大学美国30190563.5019
6上海交通大学
瑞金医院
中国29150051.7220
7兵库医科大学日本28177363.3217 号
8延世大学韩国27260496.4417 号
9札幌医科大学日本262601100.0420
10成均馆大学韩国2688534.0417 号
表2: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最具生产力的10家机构。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该领域涉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图5展示了一个协作网络,其中包括151个机构,拥有7种或更多出版物。

图5:至少有7种出版物的机构的合作网络。
图5

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大多来自同一国家,如美国奥克兰大学和亨利福特医院有33个联系,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有20个联系。跨国合作中,美国耶鲁大学和日本札幌医科大学联系最为密切,合作发表论文21篇。在该网络中,61所机构(40.40%)来自中国,28所机构(18.54%)来自美国。

537种学术期刊发表了有关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的文章。该领域前10名期刊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4.28%(1,932种中有469种),如表3所示。《中风》、《大脑研究》和《神经再生研究》是生产力最高的期刊。

表3: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最具生产力的10种期刊。
表3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细胞对缺血性中风后神经发生、炎症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它们对该疾病的治疗潜力如图6所示。网络中的关键词被分为6个簇。

图6:频率至少为20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次数。线条代表不同关键字之间的联系。颜色代表不同的簇。
图6
  • 第1簇(红色)关注缺血性中风后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分化、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关键词。
  • 第2簇(绿色)展示MSC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广泛应用和机制中风,包括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
  • 第3簇(蓝色)和第4簇(紫色)描述了干细胞对缺血性中风后炎症和神经保护的影响,关键词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死亡、血脑屏障(BBB)等。
  • 第5簇(黄色)重点关注干细胞在缺血性中风后神经发生中的作用,包括神经祖细胞、神经再生、脑室下区、齿状回等关键词。
  • 第6簇(亮蓝色)显示干细胞在血管发生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涉及的分子,例如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

此外,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是最常用的干细胞图7。

图7:缺血性中风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20种干细胞类型。
图7

表明miRNA、细胞外囊泡、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炎症、自噬等相关主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结论

我们的文献计量研究描绘了过去22年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领域的全球形势和研究增长趋势。我们发现,干细胞和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发表论文数量稳步增加。我们还确定了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机构和期刊。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发生、炎症、血管发生、EV、MSC和干细胞的治疗效率。然而,干细胞临床转化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与miRNA、EV、外泌体、MSC、神经炎症和自噬相关的主题可能代表未来的研究前沿。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研究热点和趋势,为干细胞在缺血性中风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机会。

参考资料:Yang T, Jiang N, Han H, Shui J, Hou M, Kumar G, Tian H, Song L, Ma C, Li X, Ding Z.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Stem Cells in Ischemic Stroke (2001-2022): Trends, Hotspots and Prospects.Int J Med Sci 2024; 21(1):151-168. doi:10.7150/ijms.86591. https://www.medsci.org/v21p0151.htm.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潜力有多大?
« 上一篇 2024年1月3日
干细胞在治疗卵巢早衰中的保护作用:现状和作用机制
下一篇 » 2024年1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