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传统治疗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仍存在诸多局限。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疗法备受关注。在2024年,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更是不断深入,它为改善胰岛功能、调节血糖代谢带来新的希望。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或许将改写2型糖尿病的治疗格局,为众多患者开启新的健康曙光。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导致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2023年4月6日发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
而2型糖尿病(T2DM)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尽管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β细胞的功能障碍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现有的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高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但并不能有效逆转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减少及衰竭。因此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的疗法,以实现最佳的血糖控制。
随着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干细胞治疗已成为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新希望。2024年,这一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今年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盘点。
2024年国内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盘点
2024年4月30日,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在权威杂志《细胞发现》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个性化内胚层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组织治疗胰岛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成果。[1]
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报道。目前该患者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33个月。
该项技术的首例受益者59岁,有25年2型糖尿病病史,并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2017年6月出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肾移植。2021年7月19日,由于对低血糖的担忧以及考虑血糖控制不佳对供体肾脏长期生存的不利影响,该患者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疗。
1.血糖控制得到改善
- 在移植后第2周就观察到患者血糖控制的显著变化,MAGE从5.50mmol/L下降到3.60mmol/L,TITR迅速从56.7%增加到77.8%。
- MMTT显示手术后血糖变异性呈稳定趋势,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稳定,餐后血糖浓度显著降低。
- 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从6.6%(基线)下降至5.5%(第85周)和4.6%(第113周)
- 重要的是,在术后116周的整个随访期内未观察到低血糖或严重高血糖发作。(图1)
2.胰岛素需求逐渐减少
胰岛素需求逐渐减少,直至第11周末完全停药,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从第44周开始逐渐减少,并在第48周(阿卡波糖)和第56周(二甲双胍)停药。(图1h)
3.空腹C肽水平显著升高
术后平均空腹C肽水平较术前增加3倍。值得注意的是,MMTT测量的C肽和胰岛素分泌量与术前测试相比显着升高,AUC证实了这一点。 (图1k)
4.安全性良好
随访116周,上腹部MRI及血清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检测均未发现肿瘤形成,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
- 4~8周内出现暂时性腹胀、食欲减退,服用甲硫酰三氯后可缓解;
- 体重下降<5%(由80kg降至76kg),且可恢复。
202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联合南开大学医学团队发布的一项名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评估: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的权威临床研究成果。[2]
这项研究共招募了65例患者,解放军总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前瞻性、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NCT02302599),揭示了UCMSC静脉输注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方面的显著疗效。
1.血糖达标率显著提高
UCMSC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降低,并有更多患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7%)。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显示了这一疗法在控糖方面的强大潜力。
2.脂肪肝逆转率高达46%
在治疗20周后,接近一半的患者脂肪肝得到了逆转,肝脏健康指标显著改善。这一数据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3.安全性良好
UCMSC疗法在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为其未来的大规模临床推广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输注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实现血糖稳定达标,还能显著逆转脂肪肝,脂肪肝逆转率高达46%!这一项研究为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干预提供了崭新思路,也为患者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希望。
2024年9月30日,福建医科大学福综临床学院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福州总医院)在行业期刊《干细胞研究治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一项随访8年的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研究成果。[3]
本次研究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89例完成随访。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单个核细胞治疗组(Dual MSC+MC,n=33)、单核细胞组(MC-Only,n=32)和对照组(Control,n=31)。
1.代谢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 1年时,Dual MSC+MC组和MC – Only组的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AUC、HbA1c水平、空腹C肽水平均有积极变化(显著增加或改善),FBG水平显著下降且胰岛素剂量显著下降(Dual MSC+MC组还有3例患者实现胰岛素独立),对照组相应指标大多无变化或保持稳定。(图2)
- 8年后,Dual MSC+MC组和MC – Only组的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AUC仍有增幅,FBG水平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剂量恢复到基线水平,空腹C肽水平虽下降但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AUC呈下降趋势,胰岛素剂量显著增加。(图2)
2.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 随访8年后,Dual MSC+MC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3.8%,MC-Only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1.4%,而对照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4.8%。Dual MSC+MC组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与对照组(34.5%)相比,双MSC +MC组的心绞痛发生率(10.3%)明显较低。
- Dual MSC+MC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率为10.3%,MC-Only组发生率为17.9%,而对照组发生率为48.3%。Dual MSC+MC组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图3)
3.安全性良好
1年内,Dual MSC+MC组出现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其他两组均未出现。1年内未报告严重低血糖症发作。8年随访中无死亡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单核细胞联合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代谢控制,且副作用较小,没有严重的长期问题。这些发现支持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测试该治疗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干细胞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
- 调节血糖:因具有损伤趋化和多向分化潜能,且干细胞输注可以使胰岛细胞团增加并改善C肽水平,早期学者认为,干细胞可通过迁移至受损胰岛并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改善血糖紊乱。
- 改善胰岛素抵抗:干细胞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抑制CD4+T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Th)1及Th17分化,促进其向Th2分化,促进调节性T细胞复制,同时抑制CD8+T细胞的复制,减少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
- 抑制胰岛细胞去分化:干细胞可抑制β细胞活化,减少抗体生成,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防控并发症:干细胞在多向分化与细胞因子分泌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受损的血管组织修复,防控糖尿病并发症。
结论
近10余年来,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疗法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和鼓舞人心的成果,为未来糖尿病个体化、阶段化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在当前,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把控血糖,先实现糖尿病逆转。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前景充满信心。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种常规手段,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相关阅读: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闻最新请点击这里!
Wu, J., Li, T., Guo, M. et al. Treating a type 2 diabetic patient with impaired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by personalized endoderm stem cell-derived islet tissue. Cell Discov 10, 45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21-024-00662-3
赵健,王岳鹏,侯禹,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评估: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4,45(06):571-577+583.
Wu, Z., Huang, S., Li, S. et al.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and mononuclear cell combin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ith 8-year follow-up. Stem Cell Res Ther 15, 339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4-03907-w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杭吉干细胞科技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网站后台下方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