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我们
    官方热线400-622-0089/Telegram:+86-139-6700-7000

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三项临床案例带来的希望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抑郁症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成为威胁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3.2% ,且呈上升趋势。抑郁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且存在复发率高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抑郁症的现状与传统治疗困境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会导致持续的悲伤感和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它还会导致思考、记忆、饮食和睡眠困难。因失业或离婚等生活困境而感到悲伤或悲痛是正常的。但抑郁症不同,它几乎每天都会持续至少两周,并且除了悲伤之外还伴有其他症状。

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三项临床案例带来的希望与启示

抑郁症有多种类型。临床抑郁症或重度抑郁症通常被称为“抑郁症”。这是最严重的抑郁症类型。如果不接受治疗,抑郁症会变得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好消息是,治疗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症状。

目前,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一线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虽能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治愈抑郁症。

而且,约75%-80%的患者在十年内多次复发,许多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同时,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成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传统治疗手段对他们的疗效更为有限。

目前已探知的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原理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抑郁症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促进神经再生: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海马体常出现萎缩,影响情绪调节和记忆功能。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补充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海马体的神经再生,从而改善大脑的功能。
  •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是抑郁症的重要病理机制。干细胞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摄取,恢复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功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 减轻神经炎症: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存在神经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神经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可分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
  • 改善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神经元之间连接和功能的可调节性。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增强神经网络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促进长期康复。

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三项临床案例带来的希望与启示

临床实验一:异基因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hMSCs) 输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ANU)

临床实验一:异基因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hMSCs) 输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ANU)

临床实验编号:NCT02675556

简称:异基因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hMSCs) 输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正式名称:一项I期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

简要概述:本研究旨在评估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相比对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

详细描述:这是一项I期研究,试点阶段有八名受试者,八十 (80) 名符合所有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将以1:1盲法随机分配接受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hMSC) 或安慰剂。

试点阶段的8名受试者将接受一次性输注1亿个 hMSC。

40名患者将以1:1盲法接受单次同种异体hMSCs治疗,另外40名患者将接受单次安慰剂治疗。

输注后,将在输注后第2、4、6、8、10和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完成所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从第2周访问开始的这12周内,受试者将在访问之间接到电话。输注后还将对患者进行长达12个月的随访。

这项研究是如何设计的?

研究类型:介入

研究阶段:第1阶段

研究设计 :分配:随机

介入模型:平行分配呢

健康)状况:难治性抑郁症主要目的:治疗

干涉方法:

药品:异基因hMSC

药品:安慰剂

这项研究测量的是什么?

目前状态:已终止,招募和资金困难。

临床试验二: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在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中的比较

临床实验编号:NCT03265808

临床试验二: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在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中的比较

简称: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在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中的疗效比较。

正式名称:一项 I/II 期、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对照试验,旨在评估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输注与安慰剂对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简要概述: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干细胞对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 (AUD-MD) 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

详细描述:这是一项针对患有酒精使用障碍和重度抑郁症 (AUD-MD) 的受试者的同种异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80 名受试者将按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积极治疗或安慰剂治疗,每周治疗一次,共 12 周,然后每 3 个月治疗一次,共 12 个月。

治疗适应症:重度抑郁症,酒精使用障碍。

研究类型:介入

研究阶段:第1阶段;第2阶段

主要目的:治疗

这项研究是如何设计的?

这项研究测量的是什么?

目前临床状态:活跃,不招募,预计2025-07-30完成研究

临床实验三:辅助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临床实验三:辅助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临床实验编号:NCT03522545

简称:辅助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正式名称:辅助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简要概述:研究人员的总体目标是评估从血源性骨髓分离的同种异体骨髓衍生的多能间充质基质细胞 (MSC) 对治疗难治性双相抑郁症患者 (TRBD) 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

详细描述:这项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研究MSCs辅助治疗TAU与生理盐水对TRBD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我们将联系相关双相抑郁症患者,以确定他们是否愿意接受研究筛选。在接受任何研究程序之前,必须为患者分配一个患者编号,并在收到有关研究的口头和书面信息后签署同意书。

患者入组后,MSCs将以单剂量形式输注,最长可达一周。治疗试验持续八周。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还将在第26周对患者进行神经认知和临床评估。在此期间,不允许改变精神药物。如果患者或治疗临床医生认为患者可以在研究之外接受更好的治疗,患者可以随时退出研究,如知情同意书中所述。

研究期间,患者不得服用非甾体或甾体抗炎药。根据患者的治疗医生的指示,允许使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过敏、感染或其他疾病的药物。

研究人员将难治性双相抑郁症定义为:使用足量剂量的抗抑郁药和/或情绪稳定剂(锂、拉莫三嗪、喹硫平、鲁拉西酮、奥氮平)治疗至少6周或直至因副作用而停止治疗,且在一生中对两项试验均无效的抑郁症。

首次注射后,患者将继续接受其当前精神科医生的维持治疗。在此期间,他们将不会接受额外注射,而是按照临床医生的选择照常接受治疗。在此期间,患者将继续服用稳定的精神药物。如果患者需要更换药物,他们将被从研究方案中剔除。

研究类型:介入

研究阶段:第1阶段

主要目的:治疗

分配:随机

治疗适应症:难治性双相抑郁症

这项研究是如何设计的?

这项研究测量的是什么?

目前临床状态:招聘,正在进行中。

国内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截止2025年1月15号,通过关键词“干细胞治疗抑郁症”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已有7篇关于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文献综述。

干细胞治疗抑郁症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干细胞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浙江大学的间充质干细胞试验:2024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对13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抑郁水平显著下降,贝克抑郁问卷得分从28.66降至14.71。同时,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工作记忆和语言学习等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这一研究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
  • 奥马哈系统护理结合干细胞移植:同年5月,中国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结合奥马哈系统护理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奥马哈系统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干细胞移植相结合,发挥了协同治疗作用。
  • iPSCs技术的应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的发展为抑郁症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科学家利用 iPSCs 技术,在实验室中成功模拟出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微环境,这有助于深入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加速个性化药物的研发。通过对患者特异性iPSCs来源的神经细胞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抑郁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为开发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综述: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研中心在《神经药理学》期刊上发表的综述研究,系统探讨了干细胞疗法在重度抑郁症(MDD)中的治疗潜力及其机制。文章全面总结了干细胞在免疫调节、神经修复、改善神经递质平衡及炎症缓解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梳理了相关实验模型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这项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创新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干细胞介入治疗抑郁症未来可期

写在最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三项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临床案例,犹如黑暗中的曙光,为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目前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但这些案例初步验证了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潜在疗效,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干细胞来源、移植方式、长期安全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干细胞治疗抑郁症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资料:https://clinicaltrials.gov/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中风后认知功能受损怎么办?干细胞治疗为你打开康复之门
« 上一篇 2025年2月21日
胚胎与成体干细胞的知识及其在复杂疾病中的应用全解析
下一篇 »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