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我们
    官方热线400-622-0089/Telegram:+86-139-6700-7000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临床突破:显著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最新研究数据

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红色病变和带有银色鳞片的皮肤斑块。总体而言,全球有2-3%的人口患有牛皮癣。牛皮癣的最新治疗策略涉及间充质基质/干细胞 (MSC) 移植,而不是使用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的传统治疗。然而,缺乏系统地确定MSC疗法治疗牛皮癣疗效的研究。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验证干细胞治疗牛皮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临床突破:显著降低症状严重程度|最新研究数据

近期,国际期刊Current Research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题为’Effica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lleviating psor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综述[1]

该综述汇总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动物和患者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 评分和银屑病斑块的表皮厚度显著降低。我们的荟萃分析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可有效缓解银屑病。

银屑病的分型、发病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累及皮肤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红色瘙痒性斑块伴银白色鳞屑为特征。它主要发生在60-6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负担相似。

银屑病的类型:斑块型、点滴型、逆性、脓疱型和红皮型是五种常见的银屑病类型,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致病和免疫学特征。斑块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皮肤表面有红色厚斑块,而点滴型银屑病则不太常见,其特征是泪滴状瘙痒斑块。逆性银屑病又称隐性银屑病,主要发生在皮肤褶皱处,而黄色脓疱是脓疱型银屑病的特征,是一种罕见的类型。虽然红皮型银屑病很少见,但它会表现出严重的并发症,如炎症和剥落性皮疹。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银屑病皮肤过度角化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元,核心是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皮肤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其成熟周期从正常28-30天缩短至7天。IL-17和IL-22通过炎症T细胞作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诱导趋化因子(CCL2、CCL20)、促炎因子及抗菌肽(S100A8、LL37)的表达释放。脂代谢异常和SLC35E1介导的锌离子稳态失衡加剧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银屑病皮损区间充质干细胞(MSCs)呈现异常细胞因子分泌谱,促进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并逃避凋亡。与正常MSCs相比,银屑病MSCs虽保留CD105、CD90等表面标志物,但miR-155过表达和iNOS水平下降削弱其免疫抑制与抗氧化能力。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现有治疗策略(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IL-23/IL-36受体拮抗剂、维生素D3类似物等)存在高血压、低镁血症等副作用,且银屑病MSCs功能缺陷亟待干预。

基于成体干细胞(如骨髓、脐带、脂肪组织来源MSCs)的疗法展现出潜力: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调节IL-10/TGF-β等抗炎因子、降低IFN-γ/TNF-α等促炎因子实现免疫调节。尽管临床前研究显示疗效,但不同MSCs来源和给药途径导致结果异质性,需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进一步验证其治疗有效性。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疗效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PubMed(40项)、Web of Science(157项)和Cochrane(11项)三个数据库,共纳入208项研究。使用Zotero去重后保留169项,经标题/摘要初步筛选排除127项不相关研究,剩余42项进入全文评估。全文筛选中,进一步排除22项(含10篇综述/其他类型文献、2项未发表试验、10项仅评估改良MSCs或外泌体的研究),最终20篇文献(16项临床前研究、5项临床研究,含1项兼具临床前与临床数据的文章)符合系统评价要求。

针对荟萃分析,进一步排除无对照组的5项临床研究、未说明动物数量的5项临床前研究及1项未报告标准差的研究,最终10项临床前研究(含1项混合研究的临床前数据)纳入分析(图1)。根据评估指标细分,6项研究基于PASI评分、9项基于表皮厚度进行荟萃分析(部分研究同时涉及两类指标)

图1: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 (PRISMA) 研究筛选和选择流程图。
图1: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 (PRISMA) 研究筛选和选择流程图。

研究特点:该研究评估了从不同来源分离的MSCs在减轻银屑病发病机制方面的功效。研究利用从脂肪组织、骨髓或人脐带组织中分离的MSCs,通过各种干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递送。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对牛皮癣的影响

这项荟萃分析共纳入了10项临床前研究,涉及343只动物。分析了MSCs在降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 评分和表皮厚度方面的功效,并使用森林图表示。纵轴代表个别研究,每条横线代表PASI评分 (图2A) 和表皮厚度 (图2B) 效应大小的置信区间,以比值比衡量,描绘了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均值差异。

汇总结果证实,MSC治疗后动物的PASI评分显著降低。同样,MSC治疗后动物银屑病病变的表皮厚度也显著减少。

图2:所选临床前研究的随机效应模型森林图。
图2:所选临床前研究的随机效应模型森林图。

MSC治疗后,动物的 (A) 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 评分和 (B) 表皮厚度显著降低。汇总分析表明,MSC治疗后动物的PASI评分显著降低。同样,MSC 治疗导致银屑病病变的表皮厚度显著减少。这些结果突出了MSC疗法在改善动物模型中银屑病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方面的有效性。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前与临床疗效分析

间充质干细胞 (MSC) 是具有免疫调节特性的多能细胞。MSC在细胞移植疗法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和抗炎能力,可以减轻炎症,修复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和退行性疾病中受损或患病的组织

在本研究中,我们确定了评估MSC移植疗法缓解银屑病效果的临床前研究,其机制细节符合系统评价的条件。将来自不同来源(例如脂肪、骨髓、脐带和胚胎干细胞)的MSC以不同剂量皮下或静脉注射到化学诱发的银屑病小鼠或大鼠模型中。所有16项临床前研究都表明,尽管来源、剂量和干预时间存在差异,但MSC移植可显著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我们的分析中,发现有五项评估MSC移植疗法缓解银屑病效果的临床研究仅适合进行系统评价,而不适合进行荟萃分析,因为这些研究缺乏对照组。

其中包括两项临床试验、两项单组研究和一份病例报告。

2023年,上海市同济大学医学院王志峰和胡一帆等人在一项“新鲜与冻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疗效对比分析”的临床研究中,八名银屑病患者接受了脐带来源的MSCs (UMSC) 治疗。六名患者的PASI评分在第48周降低了至少60%。

新鲜与冻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疗效对比分析
新鲜与冻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疗效对比分析

同年,Bajouri等人进行了一项“银屑病斑块中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的皮下注射的I期临床试验”。

银屑病斑块中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的皮下注射:临床试验I期
银屑病斑块中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基质细胞的皮下注射:临床试验I期

2021年,在一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MSC) 在治疗牛皮癣中的应用:单组试点试验结果”中,七名患者接受了AD-MSC的静脉输注,从基线到第12周,PASI评分的改善范围为-0.36%至46%,但在试验期间无患者达到PASI-50或PASI-75。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MSC) 在治疗牛皮癣中的应用:单组试点试验结果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AD-MSC) 在治疗牛皮癣中的应用:单组试点试验结果

2022年,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1/2a期单臂研究”中。

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1/2a期单臂研究
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1/2a期单臂研究

17名银屑病患者入组并接受UMSC输注。分析了不良事件、实验室参数、PASI和PGA。我们在治疗和6个月的随访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总共47.1% (8/17) 的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改善至少40%,17.6% (3/17) 的患者根据PGA评分没有疾病迹象或疾病轻微。男性有效率25% (2/8),女性有效率66.7% (6/9)。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牛皮癣的作用机制与未来研究方向:从免疫调节到临床应用优化

这些临床结果显示,MSC干预后银屑病皮损明显改善。目前对MSC驱动的银屑病治疗机制的了解表明,它涉及调节复杂的免疫调节途径。然而,MSC在临床应用中的综合机制和疗效和安全性的总体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阐明。

在这方面,许多MSC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试验必须注册。这些将有望为MSC治疗方面尚未满足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临床证据,例如选择来自不同组织来源和供体类型的MSC、输注剂量、频率、体内存活时间,以及平衡联合治疗的优势。

同时,我们对十项临床前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MSC的来源和剂量不同,MSC治疗仍可显著降低银屑病临床前模型中的 PASI评分和银屑病病变的表皮厚度。

总之,MSC移植疗法在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显著降低了牛皮癣的严重程度。然而,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动物(临床前)和参与者(临床试验)的研究。

主要参考资料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autorpa.ntunhs.edu.tw:8443/science/article/pii/S2452318625000133#bib0051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短期运动功能改善到长期神经再生| 临床数据全解析
« 上一篇 2025年4月8日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短期症状与肝功能改善到长期稳生活质量提升如何实现?临床案例解析
下一篇 »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