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大脑和脊髓中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元。ALS的治疗选择有限,目前被批准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或治愈疾病。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AL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各大医院运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患者的研究进展,为渐冻症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渐冻症,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致命疾病,导致运动神经元逐渐退化和死亡。在中国,渐冻症的发病率呈线性增长,且在老龄化趋势下,患者数量预计将继续增加。据估计,中国每年新增渐冻症患者约2.3万例,全国的渐冻症患者人数约有6至10万人,占全球渐冻症患者的10%到20%。
渐冻症的早期诊断面临挑战,患者从症状出现到确诊通常需要9-15个月。治疗方面,目前渐冻症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呼吸支持、营养管理、干细胞疗法、康复训练等是当前的治疗手段。
但药物治疗渐冻症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利鲁唑和埃索昔布宁等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治疗不敏感,而有些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治疗渐冻症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为渐冻症患者提供新的修复策略。本文主要盘点国内各个医院使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原理和机制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替代、免疫调控、神经保护和促进组织修复等。以下是干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
- 细胞替代:干细胞治疗的核心概念是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ALS中会逐渐退化和死亡。通过移植干细胞到受损的神经组织中,理论上可以替代丢失的神经细胞,从而恢复神经功能。
- 免疫调控:渐冻症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异常活跃,攻击和破坏神经细胞。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轻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例如,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通过分泌抗炎因子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对神经细胞的攻击。
- 神经保护:除了直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外,干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神经生长因子、抗炎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来保护周围的健康神经细胞,减缓疾病的进展。这些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减少细胞死亡,并可能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 促进组织修复: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被广泛研究,它们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在渐冻症中,干细胞可能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促进新的神经连接的形成,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 改善细胞微环境:干细胞能够改善受损区域的微环境,为神经细胞提供更有利的生存条件。
国内运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医院有哪些?
2007年10月15日,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联合广东省深圳市北科细胞工程研究所发表了一篇关于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免疫学改变及安全性评价的文章。
目的:评价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血液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酶学、血糖、血脂、细胞及体液免疫测定,行Norris评分,观察症状体征改变。
结果:结果病人自身前后比较的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血白细胞、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T细胞、Th细胞、IgG以及No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近期的病情有显著改善。
结论: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近期内各项实验室化验结果显示,干细胞具有高安全性,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有待继续观察和随访。
2010年1月15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了一篇关于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文章。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模型小鼠生存期和病理变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hMSCs的性质及纯度,微量尾静脉血提取模型小鼠DNA,PCR扩增鉴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SOD1-G93A阳性小鼠)。
结果:生存分析显示尾静脉移植hMSCs的ALS模型小鼠生存期比未治疗小鼠延长18d,延缓发病14d。
结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经过尾静脉移植在渐冻症小鼠中长期植入,延长生存期,减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丢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1年10月22日,广东省中医院发布了一篇关于脐血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观察与护理的文章。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对1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患者给予脐血干细胞治疗,护理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前充分准备,治疗后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锻炼。
结果:随访6~12个月,9例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地改善,2例患者效果不明显,1例患者因病情进展死亡。
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可以改善渐冻症病人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012年6月16日,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发布了一篇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疗效分析的文章。
目的:通过对临床住院接受干细胞治疗的99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分析,了解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效果,同时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从而进一步判断干细胞治疗ALS的长期疗效。
方法:采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流式鉴定、无菌鉴定;临床收集ALS病例,使用ALSFRS评分、Plaitaks评分以及本课题改良的Plaitaks评分进行评价,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三种评分方法都证明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渐冻症患者的运动功能(P<0.001),但是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出院半年后只有25%的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改善。
结论:干细胞治疗ALS是有效的、安全的。
2012年7月21日,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发布了一篇关于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研究的文章。
目的: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SCs)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研究。
方法: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腰穿的方法移植入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术后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采用Norris评分量表,表明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2015年11月15日,武警后勤学院联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发布了一篇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的文章。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发现及神经修复理论的成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因此,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渐冻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为该方法在治疗渐冻症疾病中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15年11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在国际期刊《Cell Regeneratio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Stem cell therapy fo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干细胞治疗)的文章。
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通过为周围细胞提供保护因子、调节宿主免疫环境、抑制炎症甚至替换受损细胞来改变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甚至改善神经肌肉功能和运动单位病理学 。对于携带与 ALS相关的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生成基因校正的干细胞来纠正突变,而对于不携带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获得同种异体干细胞的保护和替代作用。
2016年9月30日,广东省中医院发布了一篇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的文章。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29例ALS患者接受4次UC-MSCs移植治疗(蛛网膜下腔注射,2×107~5×107个细胞/次)。比较治疗前后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第14天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0),治疗第28天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P=0.036)。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1例患者于治疗后第3个月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渐冻症短期效果好且较为安全。
2020年6月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的文章。
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能是维持和培养运动神经元的可行方案。不同种类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临床前试验分别阐述了其作用机制及现状,并指出了有希望的途径和主要挑战。
2020年10月19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国际期刊《Neur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关于BDNF-overexpressing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motor neurons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 prolong survival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mice(BDNF 过度表达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运动神经元可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小鼠的运动功能并延长生存期)的文章。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过表达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 衍生的运动神经元对人类 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 1 (hSOD1) G93A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小鼠的有益作用。
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将BDNF基因转染到hUC-MSC来源的运动神经元中,将hSOD1 G93A小鼠分为ALS组、ALS/MN组、ALS/MN-BDNF组,分别鞘内注射PBS、运动神经元、过表达BDNF的运动神经元,对照组为非转基因野生型同窝小鼠,鞘内注射PBS。
结果:移植后,ALS/MN-BDNF组和ALS/MN组小鼠跌倒潜伏期及生存时间均比ALS组延长。
结论:移植过表达BDNF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运动神经元可改善hSOD1 G93A小鼠的运动能力并延长其生存期。将干细胞衍生运动神经元与BDNF相结合可能为渐冻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2021年1月12日,江西省人民医院联合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在国际期刊《Neur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Preclinical studi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前研究: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文章。
目标:评估间充质基质细胞 (MSCs) 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的临床前证据质量,确定 MSCs 治疗的效果大小,并确定与MSCs效果差异相关的临床参数。
方法:共纳入25个研究、41个独立治疗组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结果:经敏感性分析调整后,发病年龄、疾病进展减缓、生存时间、风险比降低的平均效应大小显著提高,分别为0.28、0.25、0.54和0.48。
结论:结果表明间充质基质细胞移植有利于渐冻症动物模型治疗中的神经行为改善,并建议应仔细考虑和融合间充质基质细胞分娩后的所有潜在修复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间充质基质细胞在渐冻症治疗中的有效性。
2023年6月19日,河南中医药大学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表了一篇关于中药及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作用机制的文章。
背景: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难治率、死亡率高且目前其治疗药物仅有2种,因此开发新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预后迫在眉睫。
目的:综述中药及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反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结果与结论:目前中药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研究较少,已知的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肌萎灵注射液可促进干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提高血脑屏障完整性,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两者对难治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协同治疗效果。
2024年5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细胞来源、数量、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的文章。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已经被用于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
目的:综述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方法:共检索到1700余篇文献,最终纳入58篇文献用于综述。
结果与结论:这篇综述中,总结了不同种类干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评估了干细胞来源、细胞量、干细胞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等临床前研究关键,为未来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截止2024年8月16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渐冻症临床研究项目有52项。其中国内发布的占据2项。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安全性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对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副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副作用的观察: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开放性的I/IIa期临床试验对23名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在鞘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后,约30%的患者出现轻度至中度头痛,这是类似标准腰椎穿刺后的头痛,未观察到疑似严重不良反应。
- 低热和头晕:在一些临床研究中,部分患者在干细胞输注后出现低热和头晕,这些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
- 轻微不适反应:部分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反应,如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
结论
干细胞治疗为渐冻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尽管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我们期待干细胞治疗能够在渐冻症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希望。
本综述认为,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渐冻症的技术迟迟未上市的原因有:
- 许多干细胞治疗产品仍处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需要完成一系列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干细胞治疗受到严格的法规和政策监管。例如,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为干细胞相关产品临床试验提供技术指导。
- 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包括细胞采集、分离、培养基的选择、细胞库的建立、细胞特性的检测等。
- 即使干细胞治疗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潜力,也需要获得监管机构的审批才能上市。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提高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以实现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杭吉干细胞科技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网站后台下方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