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永久性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往往难以恢复患者的全部功能。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作为一种新兴的再生医学手段,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如何改善?
自我效能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设定可实现的目标(如独立进食、穿衣),逐步提升其完成日常任务的信心。研究表明,自我效能高的患者更积极参与康复,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
激励式护理:医护人员通过正向反馈和鼓励调动患者积极性,例如在完成训练后给予肯定,增强其内在动力。
心理疏导与家庭支持:建立护患信任关系,利用成功案例激励患者正视疾病。家庭成员需学习护理技能,提供情感支持,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需整合医疗、心理、技术和社区资源,通过阶段性目标设定、个性化训练和持续支持,帮助患者逐步实现生活独立。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作为一种新兴的再生医学手段,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脊髓损伤的核心机制在于其多向修复能力,通过调节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和重塑微环境,最终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运动、感觉及自主功能,从而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本文将通过三项临床案例来论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可以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脊髓损伤的曙光:干细胞治疗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临床案例:脊髓损伤患者静脉输注自体血清扩增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
2021年4月,札幌医科大学在国际期刊《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上发布了一篇《脊髓损伤患者静脉输注自体血清扩增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13 例病例系列》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一名47岁的患者在一次潜水事故中遭受C5脊髓损伤(AIS A)。脊髓损伤47天后,他接受了1.26×10自体人类MSC的静脉输注。MSC输注一天后,他的运动功能迅速改善,AIS评分升至D。SCIM-III 继续改善,患者在 MSC 输注后2周获得了行走、爬楼梯的能力,8周时独立进食,12周时自我导尿。在最终检查时(MSC 输注后167天),患者能够执行多项独立生活任务,包括穿衣和梳洗。
一名57岁的患者从2米高处坠落,颈部过度伸展,导致 C4 SCI(AIS B)。SCI 49 天后注射自体人类间充质干细胞。运动功能在第1天迅速改善,他的AIS评分为AIS D。SCIM-III逐渐改善,他能够使用轮椅参加站立训练。MSC输注后209天,由于自我护理能力、括约肌管理和活动能力的提高,SCIM-III评分增加到79。
临床案例:亚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联合使用人自体雪旺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
2021年8月9日,伊朗Shohada Tajrish 综合神经外科卓越中心在国际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rapy》上发布了一篇《亚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联合使用人自体雪旺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安全性考虑和可能的结果》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者的SCIM III总分及其子分(包括“自我护理”)在细胞注射后具有统计学上显著的变化,最显著的主观改善包括自主排尿能力的提升。
临床案例: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治疗脊髓损伤的I期临床试验
2024年,梅奥诊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治疗脊髓损伤的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纳入了10名创伤性脊髓损伤(SCI)患者,损伤分级为A或B级,平均在损伤后11个月接受干细胞治疗。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显著改善,AIS评分提升,能够使用轮椅进行活动,并在辅助下完成更多自我护理任务。
总结
干细胞治疗为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在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新标准,为患者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明确不同患者的反应差异,并探索干细胞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脊髓损伤和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信息请点击此处!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杭吉干细胞科技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网站后台下方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