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电话
    400-622-0089/139-6700-7000

干细胞治疗脑瘫前的准备流程有哪些?一文带您全面了解

脑瘫是一种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的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的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脑瘫同时常伴有感知觉、认知、交流、行为障碍、癫痫以及继发性骨骼肌肉等问题,需要广泛和多学科的管理。

根据脑瘫的流行病学报道,每个国家的发病率都不一样,脑瘫全球平均的发病率大致为2‰,而我国的发病率为2.48%。略高于全球平均发病率。

干细胞治疗脑瘫前的准备流程有哪些?一文带您全面了解

目前治疗脑瘫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药物干预、高压氧治疗、外科手术等,但是上述治疗方法几乎都是以改善患者活动和功能参与为目的,都不能完全治愈脑瘫。

此外,尽管低温疗法可以明显降低围产期缺氧婴儿的病死率和减轻残疾,但是在接受低温治疗中,仍然有40%~50%的患儿死亡或者形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作为多种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手段正在迅速发展,多项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是安全有效,这为脑瘫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曙光。

然而,在实施治疗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对脑瘫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详情。

干细胞治疗脑瘫前的准备流程有哪些?一文带您全面了解

1.病情评估

为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要明确脑瘫的具体类型。这涉及到对不同类型脑瘫临床表现的理解,以及使用专业工具和技术来区分它们。

1.1脑瘫类型的精确判定

临床症状观察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特征,可以将脑瘫大致分为几种主要类型:痉挛型、运动障碍型(包括手足徐动型和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型以及混合型。例如:

  • 痉挛型脑瘫患者通常表现为:患者四肢常呈现僵硬状态,尤其是在进行被动运动测试时,会感受到显著的阻力,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刀样”反应。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特定的姿态异常,如上肢内收、内旋,拇指内收,躯干前屈,下肢内收、内旋、交叉、膝关节屈曲、剪刀步态等。
  • 手足徐动型脑瘫:与痉挛型不同,这类患者的动作通常是缓慢而扭曲的,或者快速而不规则地抽搐。头部和四肢可能会出现过多的、不受控制的动作,特别是在试图完成某个任务时,比如伸手去拿东西时会出现额外的手臂晃动。这种不自主的动作往往会影响日常活动的质量。
  • 肌张力障碍:指的是肌肉张力的变化无常,有时过高,有时过低,导致姿势不对称,难以维持正常的坐姿或站姿。患者的四肢、头部可能不停地晃动,难以自我控制。这些症状反映了锥体外系功能受损的情况。
  • 共济失调型脑瘫:大约5%-10%的脑瘫儿童属于这一类型。这类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走路时摇摆不定,仿佛醉酒般;当尝试做需要精确协调的动作时,如用手指指向鼻子,动作显得笨拙且准确性差。
  • 混合类型评估:当面对同时具备多种类型特征的脑瘫患者时,需要特别关注每种症状的表现频率和强度,以便找出主导性的症状模式。此外,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还可以深入分析不同症状背后对应大脑区域的功能活动情况,以此来量化各种类型对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权重,进而指导后续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还会特别注意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包括是否存在异常的姿势反射,例如头控不良(如竖头不稳定)、翻身困难、爬行延迟等发育里程碑的落后现象。

脑瘫患者的症状表现
脑瘫患者的症状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

通过专业的神经反射测试,如腱反射和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判断神经系统受损的具体位置及其严重程度。对于痉挛型脑瘫,腱反射通常增强,并可能伴随有病理反射的存在。例如,轻触脚底时,正常情况下大脚趾应该轻微向下弯曲,但在痉挛型脑瘫中,大脚趾反而会上翘,这就是巴宾斯基征阳性的表现

运动功能评估

应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能力,从而更好地确定脑瘫的确切类型。PDMS-2涵盖了从婴儿期到学龄前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运动技能,能够提供一个详细的评分体系来衡量孩子在粗大运动(如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和精细运动(如抓握、操作小物件)方面的发展水平。

1.2患者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衡量

评估指标

  •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GMFM(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是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它从卧位与翻身、坐姿、爬行与跪立、站立、行走及跑跳等多个维度详细记录患者的运动表现,提供了一个全面反映患者运动能力水平的数据集。
  • 认知能力测试量表:除了身体上的障碍外,脑瘫也可能影响到认知发展。因此,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的语言理解、知觉推理、工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全面把握患者的智力状况。
  • 综合评估:结合上述多方面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病情描述,这对于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

对治疗方案的影响

  • 干细胞类型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例如,对于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的轻度病例,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有效分化为神经元的神经干细胞;而对于伴有复杂症状的重度患者,则可能更适合使用间充质干细胞,因为这类细胞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还能够在体内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
  • 剂量确定:基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利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适当的干细胞数量。通常来说,病情越严重,所需干细胞的数量也越大,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个体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安全性。
  • 治疗周期制定:针对不同程度的病情,规划合理的治疗时间表。较轻的病例可能只需要短期治疗即可获得显著改善;而对于较为严重的病例,则需要更为长期且系统的治疗计划,包括多次干细胞输注配合持续的康复训练。

2.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在准备阶段,除了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外,还需要对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

整体健康检查

  • 常规检查:血液检查,血常规能揭示是否患有贫血或潜在感染等问题;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则用来评估代谢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状态。任何异常都应在治疗前得到妥善处理,以免影响疗效。心肺功能检查,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同样关键,特别是考虑到某些心脏问题可能会增加治疗的风险。因此,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波等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术前筛查中,确保患者的心肺系统能够应对即将到来的医疗干预。
  • 特殊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MRI和CT扫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前者可以清晰地展示脑内的结构细节,后者则擅长捕捉急性病变或骨骼相关的信息。这些图像资料对于识别脑损伤的具体部位、范围和性质非常重要,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的设计。此外,遗传学检测如果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关的遗传突变。
脑瘫患者身体状况评估

适应能力评估

  • 疼痛与不适承受力: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过往对于疼痛的态度和反应方式,这对于预测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受至关重要。与患者及其家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医护人员更好地准备相应的支持措施。测试评估,利用简单易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在轻微刺激下观察患者的反应,从而评估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度。这样的评估有助于调整治疗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 心理状态影响:期望与信心评估,合理管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结果的预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期待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心理后果,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前与他们讨论可能的结果,并设定现实的目标。情绪状态评估,使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如儿童抑郁量表或儿童焦虑量表,可以帮助识别那些可能存在情绪障碍的孩子。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尽早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积极的心态,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其他辅助性评估

  • 免疫学检查: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包括自身抗体检测,因为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影响干细胞移植的效果。
  • 感染筛查:包括血液和尿液培养,以排除潜在的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影响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 干细胞相关标志物检测:如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情况,以评估干细胞的质量和活性。例如,对于用于治疗脑瘫的神经干细胞,检测其表面标志物如巢蛋白(Nestin)、神经干细胞蛋白(Sox2)等的表达,可以了解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质量。高质量的干细胞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分化能力,能够更好地在患者体内发挥修复和再生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干细胞治疗前的生活方式调整

在干细胞治疗脑瘫前,调整生活方式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饮食调整

  •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例如多食用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像菠菜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胶,这些对患者身体机能的维持都有帮助。
  • 控制血糖血脂:鉴于血糖、血脂异常可能干扰干细胞活性和治疗进程,若患者血糖、血脂偏高,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如蛋糕、油炸食品等,有助于稳定血糖、血脂水平,为治疗创造良好的身体内环境 。

作息规律

  • 充足睡眠:让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身体的恢复和调整至关重要。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使患者在治疗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例如,婴幼儿患者每天应保证12-16小时的睡眠时间,年龄稍大的儿童也需保证9- 12小时睡眠。
  • 避免熬夜:避免患者熬夜,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增加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规律的作息能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更好地迎接干细胞治疗 。

适度运动

  • 改善身体机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为身体各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例如,对于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可进行简单的散步、拉伸等运动。
  • 促进康复适应:适度运动还能帮助患者在治疗前更好地适应身体的活动状态,提高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体变化的适应能力,为后续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

心理调适

  • 缓解焦虑:治疗前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会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的应激反应。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例如,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像搭积木、拼图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紧张情绪 。
  • 增强信心:了解干细胞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成功案例,有助于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例如,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科普资料、与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有更全面的认识,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治疗 。

小结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脑瘫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病情的精准评估以及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全面考量,可以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效果并保障安全。国内三甲医院教授团队的研究也表明,详细的术前评估是确保干细胞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相关阅读: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干细胞治疗脑瘫的新闻资讯请点击这里!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干细胞治疗脑瘫的5大原理机制:它们能否给脑瘫带来治愈曙光?
« 上一篇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