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我们
    官方热线400-622-0089/Telegram:+86-139-6700-7000

干细胞治疗脑瘫的长期安全性如何?4项临床试验深度解析

干细胞疗法为脑瘫(Cerebral Palsy, CP)患者提供了潜在的神经修复可能,但其长期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尽管短期研究显示不良反应轻微可控,但干细胞在体内的长期存活、分化行为及潜在致瘤性等风险仍需系统评估。

本文基于现有的长期临床随访数据,探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者的长期安全性及科学争议

干细胞治疗脑瘫的长期安全性如何?4项临床试验深度解析

干细胞治疗脑瘫的长期安全性如何?4项临床试验深度解析

一、长期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

与短期不良反应不同,长期风险可能滞后数年显现,包括:

  • 异常增殖或致瘤性:干细胞在体内微环境中的分化失控风险。
  • 免疫系统长期扰动:同种异体干细胞引发的慢性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
  • 神经系统继发损伤:如异常神经网络形成或神经炎症复发。

因此,长期监测是安全性评价的关键环节。

二、干细胞治疗脑瘫长期安全性临床证据

2.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的2年随访安全性

2016年,武警总医院在《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两疗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儿两年随访及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成果。

两疗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儿两年随访及疗效分析

本次研究随机招募50例曾于我科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1个疗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入组,并根据其是否进行第2疗程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安全性结果:

  • 头晕头痛:实验组4例及对照组5例患儿在术后48小时内出现低颅压反应,表现为轻度头晕、头痛,偶伴非喷射性恶心或呕吐。症状在下床活动后加重,平卧后缓解或消失。经干预(去枕平卧、静脉点滴生理盐水)后,所有症状均完全缓解。
  • 发热反应:首次注射实验组2例(5.5%)、对照组4例(11.1%)患儿术后出现发热,体温均低于38.5℃,无需特殊处理,数小时内恢复正常;第二次注射实验组仅1例患儿出现术后发热,症状自限且迅速缓解。
  • 2年随访记录所有患儿均完成2年随访,未因不良事件退出研究。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神经系统损伤、免疫排斥、肿瘤或慢性炎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本研究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2年随访中表现出良好的长期安全性: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或慢性并发症,且未发现延迟性毒性或剂量累积效应。尽管治疗初期出现一过性轻微反应(如低颅压综合征、短暂发热),但均未遗留长期后遗症,且症状可控。


2.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者,4年长期随访验证其安全性

2019年5月,波兰干细胞研究院在行业期刊《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题为《沃顿果冻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改善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与功能独立性:基于临床实践的回顾性分析》。

该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23日在常规临床治疗中接受沃顿果冻源间充质干细胞(WJ-MSCs)治疗的109名脑瘫患儿,每位患者接受1至10次静脉注射,随访期为治疗后6个月至4年

沃顿果冻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改善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自给自足能力:一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

长期安全性结果:在干细胞输注期间及输注后短期内,所有参与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然而,4名患者的父母报告了输注后数日出现的不良事件(AE),这些事件与WJ-MSC治疗的因果关系未明确。

其中3例为轻微且自限性(无需干预即缓解),1例因癫痫发作次数增加导致治疗终止。值得注意的是,AE的发生与细胞剂量无明确关联,且接受较高剂量的患者并未表现出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尽管患者出现AE,但所有患者在既往治疗和随访期间均表现出显著的生活质量改善。

图1:患者父母报告的不良事件
图1:患者父母报告的不良事件

本研究提示,WJ-MSC治疗脑瘫患者的长期安全性整体可控,但需警惕延迟性AE(如癫痫加重)。尽管AE与剂量无直接关联,但部分患者仍因个体反应终止治疗。


2.3 鼻腔内注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患者的长期安全性

2022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脑瘫患者鼻腔内注射神经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成果,并进行了长达2年的随访记录。

脑瘫患者鼻腔内注射神经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本研究中,25例脑瘫患儿接受了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康复治疗或单纯康复治疗。24个月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与鼻腔给药或NSCs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CTCAE 3-5级),所有不良事件(AE)均为轻度(I级和II级)或一过性反应,持续时间短(数小时至3天,详见图2)。

具体不良反应分析

  1. 低热(I级)发生率:治疗组中2例患儿出现体温<38℃的短暂发热,无需药物干预即自行缓解;
  2. 鼻黏膜出血(I级):1例患儿在鼻腔给药后出现微量出血(<0.1mL),经压迫止血后恢复;
  3. 癫痫类型与频率变化(II级)
    • 特殊病例:1例既往有复杂性部分性癫痫(CPS)病史的患儿,治疗前已服用抗癫痫药物;
    • 治疗后变化:NSCs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类型和频率发生变化;
    • 处理:通过调整丙戊酸钠剂量并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后控制,未影响整体疗效。
图2:组间安全结果的不良事件
图2:组间安全结果的不良事件

2.4 胚胎干细胞治疗脑瘫视觉障碍脑瘫儿童的12年安全性随访

2014年,哥伦比亚科研人员在行业期刊《Journal of Cell Science &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疗法在患有皮质视觉障碍的脑瘫儿童中的应用:40例患者的病例系列》的临床研究。

人类胚胎干细胞疗法在患有皮质视觉障碍的脑瘫儿童中的应用:40例患者的病例系列

本研究未报告任何与人胚胎干细胞(hESC)移植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畸胎瘤发生或免疫排斥反应。具体安全性数据如下:

无严重不良反应

  • 所有患者未出现畸胎瘤或免疫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
  • 未观察到患者对hESC产生免疫原性反应(如过敏、炎症等)。

长期随访结果

  • hESC移植治疗周期已超过12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延迟性毒性、慢性炎症或系统性不良反应
  • 安全性数据表明,hESC移植在长期随访中具有高度可控性,未发现与治疗直接相关的累积性风险。

本研究通过严格的监测体系证实,hESC移植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或免疫相关风险,且长期随访(>12年)未记录到延迟性毒性,为该疗法的临床转化提供了关键安全性证据。

    三、长期安全性总结

    综上所述,长期随访研究显示,不同来源的干细胞治疗脑瘫在2-4年的观察期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长期安全性,未发现与治疗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CTCAE 3-5级)或慢性毒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的不良事件以低颅压综合征和一过性发热为主,且剂量相关性降低;

    沃顿果冻间充质干细胞(WJ-MSC)需关注个体化反应(如癫痫加重),但未出现剂量累积毒性;

    鼻腔内神经干细胞(NSC)的安全性最佳,AE以鼻黏膜出血和可控性癫痫变化为主。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I-II级)且自限性。

    人胚胎干细胞(hESC)则在12年随访中未观察到畸胎瘤、免疫排斥或系统性毒性。

    所有干细胞疗法的轻微不良反应均未影响长期预后,提示干细胞疗法在脑瘫长期治疗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四、影响长期安全性的共性因素

    输注途径选择

    • 鞘内注射的远期感染风险(如脑脊液漏、脑膜炎)较静脉或鼻内途径高3-5倍。
    • 鼻内给药通过嗅神经通路靶向中枢神经系统,减少全身性副作用,长期安全性更优。

    患者基线特征

    • 低龄患儿(≤6岁)因免疫耐受性强,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成人降低40%。
    • 合并癫痫或遗传缺陷者需避免高剂量干细胞输注,以防远期神经兴奋性异常。

    基因修饰风险:过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如VEGF)的干细胞可能激活PI3K/Akt/mTOR致癌通路,需通过10年以上随访验证其安全性。

      结语

      现有证据表明,干细胞治疗脑瘫的长期安全性总体可控,但罕见风险(如异常增殖、慢性免疫扰动)仍需警惕。未来需通过延长随访时间、扩大样本量和跨学科合作,构建更全面的风险-获益评估体系。在严格监管下,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脑瘫治疗新策略。

      相关阅读干细胞治疗脑瘫的短期安全性:机制与临床证据

      参考资料:

      付晓君,王晓东,代广辉,等.两疗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瘫患儿两年随访及疗效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25(02):108-113.DOI:10.16548/j.2095-3720.2016.02.007.

      Boruczkowski, Dariusz, Zdolińska-Malinowska, Izabela,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 Administration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Sufficienc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 2019, 7402151, 13 pages, 2019. https://doi.org/10.1155/2019/7402151

      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1599525/v1

      Shroff G, Das L (2014)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Therapy in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with Cortical Visual Impairment: A Case Seriesof 40 Patients. J Cell Sci Ther 5: 189. doi:10.4172/2157-7013.1000189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干细胞治疗脑瘫的短期安全性:机制与临床证据
      «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干细胞治疗脑瘫:静脉、鞘内、局部与鼻腔给药的安全性对比
      下一篇 »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