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每10秒就有1人因慢性肾脏病(CKD)进入终末期。我国现有150万透析患者,他们像被按下循环键的 “医疗永动机”,每周3次、每次4小时的血液透析成为维系生命的唯一方式。这些患者平均每年需接受156次穿刺,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5%,更有12%的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倒在透析床上。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传统药物对于晚期肾病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干细胞疗法以其修复受损肾实质和抑制纤维化的独特机制,为延长透析间隔乃至逆转肾功能衰竭开辟了新的可能。那么,干细胞疗法是否真的能够凭借其独特的治疗机制,为那些长期受困于透析的患者带来延长透析间隔甚至恢复肾功能的新希望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干细胞疗法究竟能否在延长肾病患者透析间隔方面展现出其潜力?它又是如何成为改善肾病患者健康状况的新希望的。
探索干细胞疗法:真的能减少肾病患者的透析频率吗?
01.干细胞的三重修复作用机制
- 减少炎症和调节免疫系统:干细胞,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就像是身体里的“和平使者”。它们能够释放特殊的物质,比如TSG-6和IL-10,这些物质能告诉体内的“清洁工”——巨噬细胞——不要过度活跃。这意味着体内引发炎症的信号减少了,研究显示在动物实验中,这种疗法能使炎症指标降低约67%。
- 对抗纤维化:纤维化就像是肾脏内部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疤痕组织,这会阻碍肾脏正常工作。干细胞通过释放一种叫做miR-29b的小分子来阻止这一过程,这个小分子能够阻止导致纤维化的路径,使得疤痕组织显著减少。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使胶原蛋白(构成疤痕组织的主要成分)的积累减少50%-80%。
- 促进新血管生长:健康的肾脏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才能有效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干细胞可以分泌如VEGF和ANG-1这样的生长因子,这些因子就像肥料一样,滋养并促使新的微小血管生长,从而增强肾脏的功能。病理切片显示,经过治疗后,肾小球(肾脏的基本过滤单元)周围的微血管密度增加了2.3倍。
详情请浏览: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的6大原理机制,您都了解吗?
02.临床效果:延长透析间隔的实证
2017年,国际期刊《医学病例报告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衰竭并胸段脊髓卡压后肾功能改善一例》的临床案例。
一例62岁的印尼籍妇女,被诊断为胸部截瘫、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长期肾脏受累,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肌酐水平为11 mg/dL,无小便。
在接受了一种创新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鞘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干细胞后,仅仅三周的时间,这位患者的状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 她不仅能够移动脚趾,而且肾功能也有了显著的好转,肌酐水平降至9 mg/dL。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八个月时,患者已经能够抬起腿部,肌酐水平进一步降低至2 mg/dL,并且回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
- 此外,由于肾功能的恢复,她所需的透析频率显著减少。
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修复受损的肾细胞,它还能够在必要时与透析相结合,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适当延长透析的时间间隔,甚至有可能完全摆脱透析的需求。这样的综合治疗策略不仅能有效应对并发症,还能延缓肾脏衰竭的发展进程,从而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9年,马里奥内格里药理研究所在国际期刊《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肾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与挑战》的研究成果。这篇综述全面梳理了干细胞疗法在肾病治疗领域的临床转化进展,揭示了这一前沿疗法的潜力与面临的障碍。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干细胞疗法在肾病治疗中的临床转化进展:目前全球已开展880余项基于干细胞的临床试验(含30余项肾病相关研究),涉及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及肾移植等领域。
在这篇综述中提到的临床案例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肾病患者表现出了显著的健康改善。
- 例如,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同时观察到了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和CD4+ T细胞增殖减少的现象,这表明干细胞疗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此外,对于那些处于终末期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平均提升了25-35%,而血肌酐浓度则下降了30-40%。其中部分患者的透析频率从每周三次降低到了每十天才需要一次,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干细胞疗法为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特别是在提高肾功能和减少透析依赖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03.干细胞治疗的优势
与传统治疗的对比
- 透析:仅替代部分肾功能,无法阻止疾病进展,且伴随感染、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 肾移植:供体稀缺、免疫排斥及高昂费用限制了应用。
相比之下,干细胞疗法通过再生修复机制,可能逆转肾脏损伤,减少对透析或移植的依赖。
无排斥反应与低风险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异体移植无需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治疗方式以静脉输注为主,创伤小、痛苦少。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前景光明,干细胞疗法仍面临以下挑战:
- 技术标准化:不同研究中的干细胞来源(如脐带、骨髓)、剂量及输注方式尚未统一。
- 长期疗效验证:需更多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跟踪5-10年数据。
- 成本与可及性:治疗费用较高,且技术成熟度因地区而异。
未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与组织工程的进步,干细胞疗法有望实现更精准的肾脏再生,成为替代透析的主流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干细胞疗法是可以延长肾病患者透析间隔时长的。干细胞疗法通过修复肾脏结构、调节免疫和改善微环境,为延长透析间隔提供了科学依据。尽管仍需克服技术瓶颈,但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负担方面的潜力已不容忽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这一疗法或将成为慢性肾病治疗的“颠覆性”突破。
信息来源:
Rahyussalim, A.J., Saleh, I., Kurniawati, T. et al. 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after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thoracic spinal cord entrapment: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orts 11, 334 (2017). https://doi.org/10.1186/s13256-017-1489-7
Rota, Cinzia, Marina Morigi, and Barbara Imberti. 2019. “Stem Cell Therapies in Kidney Disease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 no. 11: 2790. https://doi.org/10.3390/ijms20112790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