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推送国内外干细胞临床医学资讯,为细胞治疗普惠大众而努力!

  • 公司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
  • 联系我们
    官方热线400-622-0089/Telegram:+86-139-6700-7000

干细胞治疗肾病,为患者延缓肾衰竭和提高生活治疗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慢性肾病(CKD)正以每年8%的增速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我国患者超1.3亿,其中15%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当传统疗法陷入 “透析依赖-器官衰竭” 的循环,干细胞治疗通过“再生医学”重新定义肾病治疗边界。它不再局限于控制症状或延缓进展,而是试图从根源修复肾脏损伤,甚至让“报废”的器官重获新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近年来多项最新的临床研究案例,旨在全面解析干细胞疗法在延缓肾病肾衰竭进程中以及改善肾病患者生活治疗的显著成效。通过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我们将揭示干细胞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再生能力、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旁分泌效应来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并促进肾功能的恢复与维持。

干细胞治疗肾病,为患者延缓肾衰竭和提高生活治疗带来新希望

干细胞治疗肾病,为患者延缓肾衰竭和提高生活治疗带来新希望

一、干细胞疗法之类肾病核心作用机制

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科学基础源于其三大生物学特性:

  1. 分化再生能力:分化为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直接修复受损组织。
  2. 抗炎与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环境,减少免疫介导的损伤。
  3. 抗纤维化与血管生成: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抑制肾纤维化进程,延缓肾功能衰退。

详情请浏览: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的6大原理机制,您都了解吗?

二、干细胞疗法对肾衰竭进程的延缓效果

干细胞治疗延缓肾衰竭进程的疗效可通过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估,在实验室指标方面:

  • 炎症与纤维化指标改善,如IL-6、TNF-α水平下降及透明质酸等纤维化标志物趋于正常,表明干细胞通过抗炎和抗纤维化机制减缓肾脏结构恶化。
  • 血肌酐(Scr)水平下降或稳定是核心观察点,其降低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临床案例显示部分患者治疗后摆脱透析。
  • 肾小球滤过率(eGFR)提升或稳定作为评价肾功能的“金标准”,其数值上升表明肾脏滤过能力改善,且比血肌酐更敏感,能更早提示肾功能变化。
  • 尿蛋白排泄减少,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提示肾小球损伤修复及滤过屏障功能恢复,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后患者尿蛋白显著降低。

1.干细胞疗法在急性肾损伤中肾功能改善与延缓作用

2021年,日本干细胞研究团队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分享了利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一名36岁男性严重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经验,并进行了1年时间的长期随访记录。

自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 CD34 阳性细胞移植成功治疗急性肾损伤:首次人体报告

这位患者患有难治性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心脏及脑损害以及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尽管经过血液透析后,他的血肌酐水平仍然很高。因此,他接受了基于外周血CD34+细胞的干细胞干预治疗。

  • 干细胞移植治疗后23周,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至2.96mg/dL,表明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肾衰竭进程得到延缓。
  •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原本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仅需60mg硝苯地平和20mg奥美沙坦即可维持血压稳定。
  • 患者除移植后5天体温短暂升高至38.1°C外,一般情况无异常。治疗后早期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和IL-8水平短暂升高。患者在细胞移植后10天出院回家。
  • 并且在在细胞治疗后的1年内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这1年时间都在继续逐渐改善
干细胞移植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干细胞移植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研究表明,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干细胞疗法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肌酐水平(从7.56下降到2.96,降幅达61%),还能促进整体肾功能的恢复,延缓肾衰竭进程。

2.干细胞移植对慢性肾病患者的十年延缓肾衰竭效果

2024年8月,梅奥诊所在期刊《美国血液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肾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长期结果:验证肾脏分期系统的性能》的研究成果。

肾AL是指系统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性所导致的肾脏损害。根据目前医学界的共识,肾AL淀粉样变性可被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肾脏病,因为它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功能下降。

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肾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长期结果:验证肾脏分期系统的性能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3-2020年697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肾AL淀粉样变性患者数据,评估其长期肾脏预后及肾脏分期系统的预测价值。

根据基线24小时蛋白尿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患者被分为肾分期I、II、III期。平均随访时间为10.4年,肾脏生存率定义为从ASCT到开始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时间。研究结果显示:

  • 整体情况:大约21%(五分之一)的患者最终发展为严重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平均需要3.4年才会到这个阶段;而大部分79%晚期肾衰竭的情况出现在干细胞移植手术后10年以上
  • 肾功能分期影响风险:患者的肾功能分期(I期最轻,III期最重)直接影响未来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可能性。具体来说:
    • I期患者:3年内仅有3%的概率需要透析或移植;
    • II期患者:概率上升到10%;
    • III期患者(病情最重):3年内的风险高达37%。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在肾病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通过再生修复与抗纤维化机制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大部分能延缓10年以上)。并且肾脏分期是一个可靠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预后,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三、生存质量的提升潜力

1.减少透析依赖

2017年,《医学病例报告杂志》报道了一例创新性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案例。一位62岁印尼女性患者因糖尿病引发慢性肾衰竭(病史2年,血肌酐高达11mg/dL且无尿),同时合并胸部截瘫。接受鞘内注射+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

  • 八个月后:肌酐进一步降至2mg/dL(接近正常值<1.2mg/dL),恢复自主排尿,可抬起腿部,透析频率显著减少。
  • 三周内:肌酐水平降至9mg/dL,足趾恢复活动能力;

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修复受损的肾细胞,它还能够在必要时与透析相结合,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适当延长透析的时间间隔,甚至有可能完全摆脱透析的需求这样的综合治疗策略不仅能有效应对并发症,还能延缓肾脏衰竭的发展进程,从而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症状控制与药物减量

2016年,福州某医院泌尿外科在《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研究纳入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传统药物组(缬沙坦+胰岛素)相比,干细胞治疗组在以下方面表现显著优势:

  • 胰岛功能恢复: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升高,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
  • 血糖与血压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降压药和胰岛素用量减少
  • 肾功能改善: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反映肾损伤减轻;

该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多途径移植,不仅能直接修复肾脏损伤,还能改善糖尿病代谢紊乱,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兼具肾保护血糖调控的新型治疗方案,并且还减少对传统药物的依赖,延缓疾病进展

挑战和未来方向

尽管干细胞疗法展现潜力,仍需解决以下问题:

  1. 技术标准化:细胞剂量、输注途径(静脉/局部)尚未统一,个体化治疗方案待优化。
  2. 短期风险:短期风险包括一过性发热、注射部位肿胀。

技术突破与联合策略

  •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可能优化干细胞定向分化效率;联合药物(如白藜芦醇)可增强疗效。
  • 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建立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通过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适应人群。

结语

干细胞疗法为肾病患者提供了从“延缓衰竭”到“功能修复”的新希望。现有资料支持其在改善肾功能、减少透析依赖及提升生存质量方面的长期潜力。尽管仍需克服成本和技术标准化等挑战,随着再生医学的进步,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慢性肾病治疗的“金标准”,重塑肾病治疗格局。对中早期肾病患者而言,积极评估干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选择。

参考资料:

Hiroyuki Suzuki, Takayasu Ohtake, Toshitaka Tsukiyama, Marie Morota, Kunihiro Ishioka, Hidekazu Moriya, Yasuhiro Mochida, Sumi Hidaka, Tsutomu Sato, Takayuki Asahara, Shuzo Kobayashi, Acute Kidney Injury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Autologous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CD34-Positive Cell Transplantation: A first-in-Human Report,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ume 10, Issue 9, September 2021, Pages 1253–1257, https://doi.org/10.1002/sctm.20-0561

Long-term outcomes of renal AL amyloidosis patients undergoing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Valid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nal staging system Eli Muchtar,  Morie A. Gertz,  Raphael Mwangi,  Hamza Hassan,  Angela Dispenzieri,  Nelson Leung,  Francis K Buadi,  David Dingli,  Andrew Staron,  Vaishali Sanchorawala

Rahyussalim, A.J., Saleh, I., Kurniawati, T. et al. 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after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thoracic spinal cord entrapment: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orts 11, 334 (2017). https://doi.org/10.1186/s13256-017-1489-7

Failure and Multiple Episodes of Nephrolithiasis): A Case Report. Recent Updates in Disease and Health Research Vol. 4, 19–25. https://doi.org/10.9734/bpi/rudhr/v4/7241B

免责说明:本文仅用于传播科普知识,分享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临床诊断建议!杭吉干细胞所发布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或药剂师的专业建议。如有版权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

传统疗法和干细胞疗法治疗肾病,谁的治疗效果更好?
«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干细胞疗法能否为肾病带来长期改善?718例患者揭示真相
下一篇 » 2025年3月18日